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的低细胞密...

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的低细胞密度检测

2025-11-17

低细胞密度(通常指每孔10-1000个细胞)检测的核心挑战是“信号弱、背景干扰占比高、灵敏度不足”,通过优化样本制备、检测参数与信号放大策略,可使多数试剂盒的检测下限降至10-50个细胞,满足稀有细胞、原代细胞等低密度场景的定量需求。

低细胞密度检测时,细胞产生的信号(显色/荧光)与试剂盒背景信号接近,易导致检测误差大、无法准确定量。不同类型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的低浓度适配性差异显著,需针对性优化实验流程,在提升信号强度的同时降低背景干扰,以下从核心挑战、不同试剂盒优化策略、关键注意事项展开分析。

一、低细胞密度检测的核心挑战

信号-背景比(S/B)低:低细胞数产生的信号微弱,若试剂盒背景信号(如底物自发显色、荧光渗漏)较高,会掩盖目标信号,导致无法区分“空白组”与“低细胞组”。

检测灵敏度不足:常规试剂盒的检测下限多为1000-5000个细胞,低于该范围时,信号与细胞数的线性关系断裂,无法准确定量。

细胞吸附不均:低细胞密度下,细胞易在培养板孔底聚集或分布不均,导致局部信号差异大,检测重复性差(RSD15%)。

试剂干扰与损耗:部分试剂(如MTTCalcein-AM)在低浓度下易被吸附或降解,进一步削弱信号强度。

二、不同类型试剂盒的低细胞密度优化策略

(一)CCK-8试剂盒(推荐首选)

CCK-8的水溶性底物稳定性高、背景信号低,是低细胞密度检测的适宜选择,优化后检测下限可降至10-50个细胞。

核心优化措施:

调整细胞接种体积与密度:采用96孔板,每孔接种体积100μL,细胞密度控制在50-1000/孔(避免<50/孔,否则线性不佳)。

延长孵育时间:常规孵育1-4小时,低细胞密度下延长至4-6小时,让脱氢酶充分催化WST-8还原,提升信号强度。

减少试剂稀释误差:CCK-8试剂无需稀释,直接按10μL/100μL细胞液比例添加,避免稀释导致的信号损耗。

效果验证:50/孔的HeLa细胞,孵育6小时后吸光度(450nm)可达0.15-0.2,背景吸光度<0.05S/B 比≥3,满足定量要求。

(二)Calcein-AM/PI 双染试剂盒(荧光法)

荧光信号具有放大效应,适配低细胞密度定性与半定量,优化后检测下限可降至20-100个细胞。

核心优化措施:

提高探针浓度:常规Calcein-AM浓度为2μM,低细胞密度下提升至5μMPI浓度保持1μM,增强活细胞荧光信号。

优化孵育条件:37℃孵育45-60分钟(常规30分钟),同时避免光照,减少荧光探针氧化损耗。

选择高灵敏度检测设备:使用酶标仪的荧光通道(激发波长494nm,发射波长517nm),或荧光显微镜计数,避免吸光度检测的灵敏度不足。

效果验证:100/孔的HepG2细胞,荧光强度较常规条件提升40%-50%,活细胞与死细胞信号区分清晰,定性准确率>95%

(三)MTT试剂盒(适配性较差,需谨慎使用)

MTT还原产物甲臜信号弱、背景高,低细胞密度下需大幅优化,检测下限仅能达到500-1000个细胞。

核心优化措施:

增加细胞接种体积:每孔接种200μL细胞液,提升细胞吸附量,减少分布不均影响。

延长孵育时间:37℃孵育6-8小时(常规4小时),促进甲臜结晶生成。

优化溶解步骤:使用DMSO溶解甲臜时,充分震荡10分钟,确保结晶完全溶解,避免局部信号差异。

局限性:<500/孔时,甲臜信号与背景接近,定量误差>20%,不建议用于高精度检测。

(四)LDH 试剂盒(适配低细胞密度损伤检测)

LDH 释放量与细胞损伤程度相关,低细胞密度下可检测细胞凋亡/坏死,优化后检测下限为 100-500 个细胞。

核心优化措施:

缩短培养时间:低细胞密度下培养24小时(常规48小时),减少LDH自然释放导致的背景升高。

提高反应体系浓度:底物与辅酶混合液按1:1比例添加,每孔50μL,延长反应时间至30分钟,提升显色信号。

效果验证:500/孔的RAW264.7细胞,损伤组与对照组吸光度差异>0.1,可准确区分轻微细胞损伤。

三、通用优化策略与关键注意事项

(一)通用优化策略

样本制备优化:

细胞悬液充分混匀:低细胞密度接种前,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细胞悬液,避免细胞聚集,确保每孔细胞数均匀(RSD10%)。

选择合适培养板:使用平底、高结合力96孔板(如Corning Costar),提升细胞吸附能力,减少悬浮损失。

预孵育贴壁:接种后37℃孵育24小时,让细胞充分贴壁,再进行检测,避免检测过程中细胞脱落。

背景控制:

设置空白对照:除无细胞外,其他条件(培养基、试剂)与样品组一致,检测后扣除空白背景。

选择低背景试剂:优先使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细胞(低细胞密度下血清可能增加背景),或选择血清兼容型试剂盒。

检测设备优化:

酶标仪参数调整:提高检测波长精度(±1nm),延长检测时间(荧光法检测时间>1/孔),提升信号采集效率。

多次检测取平均值:每孔检测3次,取平均值,减少随机误差。

(二)关键注意事项

避免试剂污染:低细胞密度下,试剂中的微量杂质或微生物污染会显著影响背景信号,需使用无菌、无酶的试剂与耗材。

控制实验环境:孵育过程中避免温度波动(±1℃)、光照直射,防止信号不稳定。

线性范围验证:检测前需用已知浓度的细胞绘制标准曲线,确认低细胞密度区间(如50-1000/孔)的线性相关系数R2≥0.99,确保定量准确性。

试剂盒选择优先级:低细胞密度检测优先选择CCK-8Calcein-AM/PILDHMTT,根据检测目的(定量/定性、活性/损伤)选择适配试剂盒。

低细胞密度检测的核心是“提升信号强度、降低背景干扰、保证细胞均一性”,CCK-8试剂盒通过延长孵育时间、优化接种体积,可实现10-50个细胞的准确定量;荧光类试剂盒通过提高探针浓度、使用高灵敏度设备,适配定性与半定量需求;MTT试剂盒因信号弱,仅建议用于≥500个细胞的检测。实际应用中,需先验证标准曲线线性,控制背景信号与细胞分布均匀性,才能确保低细胞密度下的检测精度。

本文来源于西安百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bybiolite.com/